导航

什么是羊水栓塞?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25 栏目: 怀孕知识

羊水栓塞主要是因为母亲在分娩的过程中,羊水进入血液中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休克、血管凝血或者肾功能衰弱等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的概率在0.4-0.6/万人,引起羊水栓塞最主要的原因是过敏反应,是母亲对胎儿抗原的不适应产生的。

本文目录

1、羊水栓塞是什么?

2、羊水栓塞的病因

3、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

4、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什么是羊水栓塞?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羊水栓塞是什么?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

羊水栓塞的病因

1、羊腔膜内压过高

当产妇即将临床的时候,羊腔膜的内压会逐渐升高,压力就会对羊水进行挤压,从而使羊水进入母亲血液循环。

2、血窦开放

在生孩子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危险,产妇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容易使宫颈产生破裂。在宫颈破裂的时候,细菌会跟着羊水进入血管,随着血管直接到达产妇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一般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的情况,就会使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血窦破裂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3、胎膜破裂

胎膜破裂是引发羊水栓塞最主要的情况,因为没有胎膜的保护,羊水就会经过子宫蜕膜和宫颈口周围的细小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产妇进行的是剖腹产,那么羊水就会经过刀口流入血液循环系统中。

什么是羊水栓塞?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

1、心肺衰竭、休克

一般出现休克的情况,是发生在子宫膜破裂以后。在初期的时候,产妇会出现打颤、咳嗽、气息不稳定的表现,再后来就会难以呼吸、无意识抽搐达到休克的症状。若产妇病情更加严重,并且患有肺水肿,就会出现咯血吐沫的症状,过几分钟后就会死亡。

2、DIC引起的出血

DIC出血一般是在心肺衰竭和休克过后。产生DIC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凝血功能受到损害,血液中的血小板起不了作用,没有凝血的功能引起的。这样会使产妇在阴道里面流血,并且止不住血,严重的其他地方也会大出血。

3、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在DIC出血过后才出现的情况,因为肾功能受到损害,所以产妇就容易产生无尿和尿毒症的症状。由于肾功能遭到损害,微血管就会发生栓塞,造成肾组织损伤,产妇就容易面临肾功能衰竭的危险。

什么是羊水栓塞?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1、做好产前体检

孕妇要按时到医院做产前检查,通过医疗机械检查可以看到宝宝身体状况以及自身的实际状况,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尽早治疗。

2、保持心情舒畅

孕妇怀孕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等食品,保持身心放松,不要给自己带来太多压力,平时多散步,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但是不要做急促的运动。定期去做产前检查,这样可以尽早发现病症尽早治疗,羊水栓塞一般很难预防,平时多注意一些生活日常自身身体状况是很有必要的。孕妇生产尽量选择顺产,顺产的出现羊水栓塞的发病率要低于剖宫产,而且顺产对胎儿也有好处。

什么是羊水栓塞?避免羊水栓塞的方法

3、避免羊水进入血循环系统

人工剥膜、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剥膜时,都需要注意避免损伤,破膜后羊水会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人工破膜时,必须在宫缩间歇时进行,以便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相关内容返回怀孕知识列表...

猜你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健康小知识 shide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