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常识网 健康常识内容页

穴位图承浆穴

2024-11-26 15:34:33 健康常识

承浆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任脉,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 穴位定位 承浆穴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通俗来讲,就是在面部下唇下方,嘴唇与下巴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明显的凹陷点,这个点就是承浆穴。

2. 解剖结构 在该穴位处,浅部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下唇动脉分布;深部有舌下神经和舌动脉经过。

针刺或按摩此穴位时,需注意避开这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

3. 作用功效 复制代码 - **调节内分泌**:承浆穴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联系,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激素分泌,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痤疮、黄褐斑等皮肤问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例如,一些女性因内分泌紊乱导致面部出现痘痘,通过适当刺激承浆穴,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状况,从而减轻痘痘症状。

- **缓解口腔及面部病症**:对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眼歪斜等口腔和面部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当出现口腔溃疡时,按摩承浆穴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快溃疡愈合。

对于面瘫引起的口眼歪斜,刺激承浆穴可辅助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承浆穴还能对消化系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可缓解胃痛、胃胀、呃逆等不适症状。

这是因为该穴位与脾胃经气血相通,刺激它有助于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4. 主治病症 复制代码 - **五官科病症**:主要用于治疗牙痛、流涎、面肿、三叉神经痛等。

比如三叉神经痛患者发作时,刺激承浆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症状。

- **神经系统病症**:对口眼歪斜、失语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尤其是中风后遗症导致的口眼歪斜,配合其他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承浆穴,有利于面部功能的康复。

- **其他病症**: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承浆穴还可用于治疗消渴(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癫狂等病症。

5. 刺激方法 复制代码 - **按摩**: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承浆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每次按摩3 - 5分钟,每天可按摩多次。

长期坚持按摩,不仅能保健养生,还可预防和缓解上述相关病症。

- **艾灸**: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承浆穴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每次艾灸10 - 15分钟,每周可艾灸2 - 3次。

艾灸承浆穴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等功效,尤其适合虚寒体质者。

- **针刺**:应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一般直刺0.3 - 0.5寸,可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适当调整针刺深度和手法。

针刺承浆穴能更直接地激发经气,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但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3)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4)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5)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6)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7)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8)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9)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0)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1)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2)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3)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4)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5)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6)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7)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8)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19)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0)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1)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2)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3)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4)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5)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6)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7)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8)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29)

穴位图承浆穴

穴位图承浆穴(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