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常识网 健康常识内容页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2021-11-22 15:33:55 健康常识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能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食物,帮助制造粪便,可是,由于它扮演的角色是在太过微小,一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胆囊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各个方面不注重保护胆囊,导致了各种胆道疾病。

本文目录

1、胆囊的作用

2、什么情况下要切除胆囊?

3、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4、做好以下护理工作,改善切除后带来的影响

5、身体有这3种异常,是胆囊在求救

6、不想胆囊出问题,这4种习惯要不得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胆囊的作用:

1、储存胆汁作用。

胆汁使人体体液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由于胆汁无时无刻分泌,我们却不是无时无刻进食,所以必须要找一个地方妥善安置胆汁,否则会引起消化道的问题。

2、浓缩胆汁。

刚开始,胆汁的颜色是金黄色的,那为什么最终胆汁的颜色会变成棕色或者墨绿色呢?原因就是,刚被制作出来的胆汁中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然后经过胆囊的浓缩、脱水,胆汁的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深,而那些被过滤出来的水和电解质又可以被身体利用,从而不浪费一点资源。

3、分泌物质保护胆道。

胆汁是具有一定腐蚀作用的物质,那么为何我们的胆管不会被胆汁腐蚀呢?主要还是胆囊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它可以分泌大量的粘液布满胆道,避免胆汁腐蚀。

4、排空作用。

胆囊的另一个强大作用就是排空胆汁,当我们进食大约3min后,身体内就会分泌一种促进胆囊收缩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导致胆囊完全收缩排空里面的胆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可以增加进入肠道的胆汁,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第二胆囊在收缩的过程中可以把胆囊里所有的有害物质、细菌全部排空,以防感染。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什么情况下要切除胆囊?

1,胆囊癌

我国胆囊癌的发作率能排进所有癌症发病率的前十,达到了十万分之一,这是由于基因变异、生活不良习惯增多、不良饮食习惯增多导致的恶性癌变。

2,严重的胆道感染

所谓的严重的胆道感染指的是肠道细菌通过胆道进入胆囊导致的一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胆区疼痛、胆囊发炎等问题,如果患者合并出现了胆囊结石的问题,那么就不得不切除胆囊,因为此时已经危害到了患者的生命。

3,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胆管管腔狭窄、堵塞引发的一些列问题,患者最常表现的症状为黄疸,体征表现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发热等等。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身体不良反应

胆囊切除手术后百分之3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有些人表现为上腹部闷胀、黄疸、恶心呕吐,有些人表现为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还有些人出现神经衰弱、抑郁等问题,这也被称为胆囊切除术综合征,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2,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可是胆管还在,胆汁还处于不断的生产当中,可是没有胆囊储存胆汁,部分胆汁会进入肠道,另外一部分会积聚在胆管哪里,可是胆管没有排空的能力,久而久之胆汁会在胆管位置产生结石,从而引发剧烈疼痛。

3,反酸、反胆汁

部分患者在做完胆囊切除手术后出现了反胃酸、反胆汁的问题,这或许和他们身体的构造相关,胆汁刺激了胃或者某处粘膜,然后的导致的反酸、反胆汁,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因为长期反胆汁、胃酸有可能产生上消化道粘膜腐蚀的问题,需要注意。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做好以下护理工作,改善切除后带来的影响:

1、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促胃动力药物或抑制胃酸的药物,帮助缓解不适。

2、调整饮食,尽快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摄入高脂肪(油炸食物、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如动物内脏、海鲜、蛋黄等)食物,以免无法消化,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同时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也要尽量避免,以免刺激胆道,加重病症;易胀气食物,如土豆、洋葱、汽水饮料等,以免加重消化不良病症。

3、术后要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觉得胆囊切除了,自己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从而抑郁寡欢,这样对疾病恢复并不利。

4、定期去医院复查,有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身体有这3种异常,是胆囊在求救

1、恶心呕吐

当胆囊出了问题,胆汁分泌能力也会有所下降,继而影响到人的消化能力,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脱水等情况。

2、腹部疼痛

这也是胆囊出问题比较多见的一大表现,要担心急性胆囊炎,此时如果吃一些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疼痛会更加明显。

3、出现黄疸

当发生胆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时,会干扰到肝脏胆红素的分泌,增加胆红素浓度,从而出现黄疸。

胆囊的作用,切除胆囊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不想胆囊出问题,这4种习惯要不得

1、经常不吃早餐

如果老是不吃早饭,胆囊也会受不了的,它里面的胆汁会收缩,导致浓度上升,这对细菌来说就是一个“造反”的机会,细菌会趁机滋生,长期如此,就很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2、过多摄入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要知道胆固醇是合成胆汁的重要原料,如果长期大量摄入过多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就会导致胆汁浓度上升,继而在胆囊中会被浓缩,继而发展成胆结石。

3、久坐、躺着吃东西

长时间坐着不运动,可导致大腹腔内增压,延缓肠胃的蠕动速度,此时不仅影响食物的吸收速度,同时也影响到胆汁的排出胆囊外的速度。

4、老吃甜食

这类食物吃多了,可导致血糖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继而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之间的比例失调,而这正是胆固醇在胆汁中沉淀并形成结石的条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