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常识网 生活百科内容页

知识青年下乡的名词解释

2025-04-03 11:53:29 生活百科

知识青年下乡,简称“知青下乡” ,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政府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地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建设的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

当时,由于城市就业压力较大,同时为了让知识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大量初、高中毕业生,甚至部分在校学生离开城市,奔赴农村、农场、生产建设兵团等地。

这些知识青年到农村后,与农民一起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如耕种、收割、养殖等,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利用自身知识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贡献力量。

在边疆地区,知青们还承担起屯垦戍边的任务,为开发和建设边疆付出努力。

知识青年下乡运动涉及人数众多,据统计,前后约有1700万知青参与其中。

这一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改变了无数知青个人的命运轨迹,让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得到磨炼,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农村和边疆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带去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技术 。

不过,在运动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知青生活条件艰苦、部分知青回城困难等。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政策调整,知青陆续返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