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常识网 学习成长内容页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2025-03-26 23:14:30 学习成长

端午习俗之美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如期而至,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众多独特的习俗更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包粽子无疑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

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糯米、红枣、粽叶、丝线等材料。

粽叶需提前浸泡,使其柔软且富有韧性;糯米也要泡上一段时间,以便后续蒸煮时能软糯可口。

包粽子时,心灵手巧的长辈们总是主角。

他们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轻轻一折,粽叶便在手中变成一个小巧的漏斗。

接着,将糯米和红枣小心地填入其中,再用丝线紧紧捆绑,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诞生了。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一旁帮忙,说是帮忙,实则是捣乱。

我包出的粽子不是形状怪异,就是粽叶破裂,米漏得到处都是。

但长辈们从不责备,反而耐心指导,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小的厨房里。

当粽子蒸熟出锅,热气腾腾,清香四溢。

剥开粽叶,白白胖胖的糯米裹挟着香甜的红枣,咬上一口,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佩戴香囊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习俗。

香囊,又称香包、香袋,其制作工艺精巧。

老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彩色的布料,剪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然后,在里面填充上雄黄、艾叶、冰片、藿香等香料,这些香料不仅气味芬芳,据说还有驱虫辟邪的功效。

缝好香囊后,再用五彩丝线系上,一个精美的香囊就完成了。

孩子们对香囊爱不释手,将其挂在胸前,互相攀比谁的香囊更漂亮、更香。

走在大街小巷,处处都能闻到香囊散发的香气,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节日的喜悦。

赛龙舟则是端午节最热闹、最具激情的活动。

在一些水乡地区,端午前夕,人们就开始精心准备龙舟。

龙舟一般用木材制成,船头雕刻成龙首的形状,栩栩如生;船尾则装饰成龙尾,威风凛凛。

比赛当天,河道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

随着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

鼓手站在船头,有节奏地敲打着锣鼓,为划手们助威鼓劲;划手们齐心协力,喊着响亮的口号,奋力挥动船桨,溅起层层水花。

岸上的观众也热情高涨,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更体现了人们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除了这些习俗,端午节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传统。

挂菖蒲是将菖蒲叶悬挂在门窗上,据说可以驱邪祛病;喝雄黄酒则是在小孩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雄黄酒,寓意着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端午节的习俗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它们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延续,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珍视这些习俗,让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