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常识网 健康常识内容页

鼻腔穴位图解

2024-11-26 15:31:23 健康常识

鼻腔周围分布着多个对鼻腔健康及整体身体状况有调节作用的穴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疏风解表、宣通鼻窍、通络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鼻出血)、鼻渊(鼻窦炎等引起的流黄涕等症状)、鼻息肉等各种鼻腔疾病,还可缓解面部麻木、面痒、胆道蛔虫症等。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迎香穴,每次1 - 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可有效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鼻通穴 位置:又名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功效:清热散风、宣通鼻窍 ,对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嗅觉减退等鼻腔病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同时点按双侧鼻通穴,力度适中,每次按摩2 - 3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能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

印堂穴 位置:在额部,两眉之间。

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宁心安神。

不仅可用于改善鼻塞、流涕等鼻腔问题,还常用于缓解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等。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自下而上轻轻推按印堂穴,每次按摩1 - 2分钟,以局部微微发红为宜。

能促进鼻部气血运行,减轻鼻部不适。

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功效:疏风清热、明目通络、宣通鼻窍。

除了对眼部疾病有治疗作用外,对于鼻渊、鼻鼽等鼻腔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攒竹穴,力度由轻到重,每次按压3 - 5秒,重复10 - 15次。

可辅助缓解因鼻腔疾病引发的头部不适。

这些穴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适当按摩来保健鼻腔,但如果鼻腔疾病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3)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4)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5)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6)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7)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8)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9)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0)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1)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2)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3)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4)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5)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6)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7)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8)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19)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0)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1)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2)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3)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4)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5)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6)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7)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8)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29)

鼻腔穴位图解

鼻腔穴位图解(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