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常识网 健康常识内容页

艾灸肩穴位图

2024-11-26 15:34:11 健康常识

艾灸肩部穴位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散寒止痛、调和气血等作用,有助于缓解肩部不适、改善肩部功能。

以下为您介绍几个常用的艾灸肩部穴位: 肩髃穴 定位: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前方凹陷处 。

功效:疏散经络风热、通利关节,对肩周炎、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等肩部病症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艾灸方法:可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对准肩髃穴,距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侧穴位艾灸15 - 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

也可用隔姜灸,切一片约0.3厘米厚的姜片,扎几个小孔,放在穴位上,再放上艾绒做成的艾炷,点燃施灸,以局部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一般灸3 - 5壮 。

肩贞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

功效:具有舒筋活络、清热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肩臂疼痛、上肢麻木、肩周炎、颈椎病等病症。

艾灸方式:温和灸时,手持艾条在肩贞穴上方垂直悬灸,每次10 - 15分钟,两侧穴位可交替进行。

回旋灸也是常用方法,围绕肩贞穴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艾灸,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每侧穴位艾灸15 - 20分钟 。

肩髎穴 定位:在肩部,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 。

功效: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对肩臂疼痛、肩周炎、上肢瘫痪等有治疗作用。

艾灸技巧:可选用艾柱直接灸,但需专业人士操作,以防烫伤。

一般家庭操作多采用艾条悬灸,将艾条点燃后,在肩髎穴上方2 - 3厘米处进行熏烤,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 - 7次为一个疗程。

天宗穴 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

功效:有通经活络、理气消肿、宣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肩胛疼痛、肩周炎、颈椎病、咳嗽气喘等。

艾灸方法:使用艾灸盒灸比较方便,将艾条插入艾灸盒,点燃后固定在天宗穴位置,根据耐受程度调整温度和时间,一般艾灸20 - 30分钟。

也可手持艾条进行温和灸,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秉风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

功效:具有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肩部疼痛、上肢酸麻等症状。

艾灸操作:温和灸每次10 - 15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如果使用艾灸仪,可根据仪器说明设置合适的参数,进行艾灸治疗,每周可进行2 - 3次 。

注意事项 艾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因为艾灸后全身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接触冷水容易导致寒湿之气入侵体内。

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时不宜艾灸肩部穴位,以免引起不适。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肩部某些穴位(如肩井穴等可能影响胎儿,需谨慎)一般不宜艾灸,以防胎动不安。

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避免烫伤。

如果出现轻微烫伤,可涂抹烫伤膏等进行处理。

若烫伤严重,应及时就医。

艾灸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通常每周进行2 - 3次,连续进行几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可适当休息2 - 3天。

具体疗程和频率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3)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4)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5)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6)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7)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8)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9)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0)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1)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2)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3)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4)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5)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6)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7)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8)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19)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0)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1)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2)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3)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4)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5)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6)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7)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8)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29)

艾灸肩穴位图

艾灸肩穴位图(30)

猜你喜欢